中特论文
由韩春雨时间引发的对国内学术现状的思考
讲解:PPT制作:论文写作:资料查找: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
f一、韩春雨事件介绍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团队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5月8日,某媒体推出专访韩春雨的特稿,并将其成果推到诺奖级的高度;各大媒体相继跟进热炒韩春雨“非著名科学家”的“三无”身份与“诺奖级”成果。7月7日,韩春雨被河北科技大学推荐为“长江学者”候选人。7月13日,韩春雨被选举为河北省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8月9日,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程项目获批复,该项目估算总投资224亿元。9月7日,河北科技大学的生物工程(基因编辑)被纳入河北省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9月30日,韩春雨被河北科技大学推荐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候选人。但是,韩春雨不断收获各项荣誉的同时,质疑声也越来越大。7月29日,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的多位科学家公开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并呼吁《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介入,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10月10日,国内13个课题组实名声明,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然而,韩春雨对此的回复却有些消极。10月11日,韩春雨回应13位学者实名宣布无法重复他的NgAgo实验。他依然认为,别人重复不了,细胞污染的可能性最大,至于谁重复成功了实验,他暂不方便透露。10月31日,韩春雨回应:“今年8月,校方突然停电造成了实验室的实验材料全部损坏,让我一直很被动。”韩的态度确实让大家有些心凉,其造假的嫌疑也是越来越大,当然我们都不希望如此。韩春雨事件虽然各方还未给出确切定论,但其影响早已已经超出了学术圈,而我们也能从这场闹剧中看到我国科技运行体制当中存在的众多问题。
二、韩春雨事件中映射出的我国科技体制中的问题
1、科研资源分配不均首先,韩春雨事件之所以一开始就引起巨大关注,一是NgAgo基因剪切技术(如果为真的话)被称为诺奖级成果成为国人的骄傲,另一方面这个成果是由实力很弱的河北科技大学的一个不受重视的副教授做出来的。据说他自己掏腰包买试剂,欠了30多万的实验材料费用。这就反映出了不少问题,科研资金的分配合理不合理,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有没有机会做出好成果。同时不禁让我们想到屠呦呦,一个体制外的科研工作者却做出了巨大成就。2、成果未证实就给予奖励荣誉2016年5月2日,韩春雨团队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