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树恋恋不舍对鸟儿说师:她太厉害了!她给我们说了一个窍门,这个窍门可重要了,她的建议是:在旁白当中加提示语。加上心情的提示语。这提示语,读起来就有味道了。我们一起来加一加,给没有心情提示语的加上一些提示语。
因读生疑,自然地将孩子们再次领到了“语用”训练中,请同学们给提示语加上些形容词来形容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读写在这里不是一个截然分开的部分,而是高度融合的学习需要,是与课文理解、情感体会融为一体的。通过补写提示语,学生体会到了鸟“恋恋不舍难过焦急心急如焚伤心欲绝”的情感变化,让学生从“平淡”的文本中,感受到鸟和大树的深厚友情,在此基
f础上帮助学生读好对话。同时与原文“不写心情”对比,感受到“平淡”表达的作用,“留白”表达艺术,达到一举数得的高效。这样“融合”的例子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举不胜举。
反复地读着鸟儿和树的约定,感情逐层递进,鸟儿和树的形象,越发丰满形象感人,这也是整个课堂最出彩也最打动人心、触碰心灵的片断。从前的日子如此快乐,今天呢,快乐不再。以极喜衬极悲,课到此处,情到深处。老师却话锋一转,课文里并没有这些心情提示语的描写,这样的语言依然是浅近的,而添加的这些,都是学生解读出来的。提出:故事的开头是平淡的,故事的过程是平淡的,结尾也会是平淡的吗?在这里,语言文字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不是油和水的关系,已经变成水乳交融的关系了。语言平淡,表达的内涵,深厚!
另外,相信听课老师都被优美的音乐、画面以及王老师诗意的语言所陶醉。在和谐的音乐、画面中,王老师的诗意语言交融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对“鸟”和“大树”的深厚情感的理解。语文学习在如此美妙的氛围中进行,孩子们是幸福的。学生不仅进行了一次文学的熏陶,也进行了一次美的洗礼。
听了王老师的课,也想提出几点与老师们共勉:语文教学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王崧舟老师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诗意语文”,是因为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素养发展了个人的教学特色。盲目效仿只能成为第二或第N,效法不好甚至会成为“东施效颦”。我们要学习的是名师大家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确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发扬自己的教学特色。适合学生的、符合自己个性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让我们共同努力!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