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阶段:花自己赚的钱,说说和花以前父母给的钱有何不同。四、活动实施过程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制定活动计划1、课题的确定最近发现一种现象:每当上学、放学的这段时间,学校商店里总是挤满了学生,争着购买各种各样的零食。我心中产生了疑问:“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零花钱?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可不可以把这个现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于是,我就把这情景拍下来,再组织大家谈论,引发学生自己联想。实践活动课上,我让同学们看这情景,发现同学们也都有同样的疑问,因此我决定以此开展《小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实践活动。2、分组制定计划课题确定后,与全班同学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决定分四组。第一组:调查零花钱来源,主要采用访问、查阅资料。(启发:调查有没有不给零花钱的,是父母主动给的还是自己要的;收集小学生欺骗家长或偷拿零花钱的相关案例)第二组:调查零花钱数量,主要采用访问、查阅资料、问卷。(启发:家长给零花钱的数量与其收入有无关系)第三组:调查零花钱用途,主要采用观察、访问、查阅资料。(启发:哪些属于不良消费及相关案例)第四组:用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对家长的收入及给孩子零花钱的态度等情况进行调查。第二阶段:调查研究
417
f1、学生情况调查⑴问卷调查各年级学生零花钱来源、用途制定完计划,组织几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见附件一),并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同学们发现在对本校调查的208人当中有194人的零花钱是从父母或长辈那里要来的,没有自己试着赚过零花钱;208位同学中竟有150位用零花钱买了零食或玩具。统计完后,同学们都惊讶不已。⑵采访调查同学们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的情况采访中,被采访的同学都觉得零花钱来的非常容易,因为每次向父母要父母就给了!而且父母给的钱还不是少数,每次至少是五元以上,更让我们惊讶的是父母很少问他们用来干什么,好像这点钱不放在眼里一样。我们采访小组成员在采访后产生了疑问:这零花钱真的就象同学们说的来的那么容易吗?2、家长情况调查在放学后,采访小组成员在校门口对家长进行采访。调查后进行统计,令他们吃惊的是家长的收入并不是象同学们调查前想象的那样收入很高。宁愿自己受点苦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苦。调查完家长后,同学们一起交流时,心灵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3、交流探讨调查结束了,全班同学坐在一起,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进行实践探究的交流分享。
选取一名同学作为小记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