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作者:姚丽萍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09期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已广泛被用于教学领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图分类号:TN91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9002802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趋势。多媒体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但在运用过程中一些教师不顾教学实际,过于依赖多媒体,忽视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产生错位。因此,合理地利用好多媒体才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下面结合本人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总结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几点优势: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也较有规律。因此,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龟兔赛跑续集”的故事情境:兔子让乌龟远着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跑,而自己沿着直径是4米的圆跑。根据所供画面要求学生讲述故事情节,再根据画面提问“这样公平吗?”由此引出新课内容。由于动画新颖有趣,贴进学生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二、使抽象问题直观化,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数学的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多媒体的化抽象为直观作用为这一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数学概念变抽象为直观,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是通过割补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推导的,制作的课件要力求体现这一动态过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