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性教育理论。人的自主性是指人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能独立自主行使支配自己权力的能力。“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教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就是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自己自主行使、支配自己权利的能力得到发展,实现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三、内容充实学校根据学生知识发展、智力发展、生活环境的不同,根据学生对科学知识、
科学技能、科学态度的发展水平的不同,经多年的实践研究,组织开发了“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课程分为:校级科技活动课程、班级科技活动课程、兴趣小组活动课程和社区活动课程
校级科技活动课程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的科技教育活动的课程。这是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对全校学生集中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课程,其做法是:每一季度,学校组织开展一次主题突出的科技教育系列活动,做到全员参加。第一季度的“校园风筝节”活动;第二季度的“爱鸟周”活动;第三季度的“金钥匙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第四季度的“科普宣传月”活动。为对一年来的科技活动成果进行检验,将科技教育活动推向高潮,学校还于2002年5月份开创了“校园科技节”。科技节期间,学校组织开展诸如科技作品展览,科技知识竞赛,科技成果参观学习、科技兴趣小组活动集会等。
班级科技活动课程是指以班级为活动单位,具有班级特色的科技教育活动的课程。班级活动规模小,灵活性大,针对性强,容易开展,成果显著。自一年级
3
f起分别有泥塑模型、纸折模型、废弃物制作模型、科技小报制作、科学小实验、科技与社会进步调查等活动,学校为落实课程活动,编写了《我实践,我成才》校本教材。学校规定班级科技活动做到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地、具体的内容。学校要求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共同提高。每星期五下午,学校统一安排一小时时间作为校本课程的授课时间。课程普及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科普知识,提高科学技能。目前,这一课程已纳入学校整体课程发展规划。
兴趣小组活动课程。学校将这一课程的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科研化。为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学校每学年统一规划,每周安排落实。学校有,油泥模型制作兴趣小组;纸折模型制作兴趣小组;变废为宝兴趣小组;科技信息小报制作兴趣小组;科学小实验兴趣小组;科学与社会进步调查兴趣小组及机器人、电子百拼、航模、建筑模型、爱鸟、花卉、科学幻想画、四小发明等2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