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作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甲分解为丙和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某趣味实验装置图。挤压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的现象。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
①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______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③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参考答案1.A2.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变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在空气中
质量变大,但不变质;烧碱放在空气中首先吸水潮解,然后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生石灰在空气中吸水,变为熟石灰;食盐和稀硫酸在空气中质量基本不变,故选C。3.A由于氢氧化钠能与玻璃中的成分反应,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稀释浓硫
酸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4.D5.D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说明试管②中压强增大,可能的原因有
二:一是液体A和固体B反应放出气体或热量,二是固体B溶于液体A时放出热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放出氧气,水和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放出热量,三个组合皆有可能;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看到的现象应是试管①中的导管内出现一段水柱。6.答案: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烧瓶口2小于外界大气压2NaOH+CO2Na2CO3+H2O解析:1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烧瓶口,观察是否熄灭,若熄灭,则集满。2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得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将气球压入瓶内,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7.答案: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解析:根据碱的性质可以知道,碱的溶液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所以可以选择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来进行检验。8.答案:1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2腐蚀性3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无现象解析:1稀盐酸呈酸性,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用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加以鉴别。2酸和碱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3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