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以上隧道时,应在一侧大避车洞内适当余留。在有塌方、滑坡、穿越铁路及有其他规划地段,应适当余留。
6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铝护套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困难地段为10倍;铅护套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75倍。
7电缆标桩、地线等设施的埋设,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2、地区(站场)通信电缆敷设技术要求1电缆埋深及防护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2用混凝土槽防护敷设电缆时,其埋设深度为:在站场股道附近或铁路路肩上,槽盖板顶面距路基面不应小于02m;在石渣和砂子填平的股道间,槽盖板面至轨枕底面不应小于055m。同时,盖板顶面在路基面下的覆盖厚度不应小于02m。3敷设电缆时,铅护套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75倍,铝护套电缆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4电缆余留:接头处余留1m;进通信站、电话所信号楼余留1米;分线设备和端子盒引入处余留15m。5直埋电缆引上电杆或沿墙引上的保护管应高出地面25m,保护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引上钢管的弯曲半径宜为06~08m。6电缆标桩、地线等设施的设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33管道电缆敷设技术要求1、电缆管道和人(手)孔的管孔运用应符合设计规定。同一电缆所占各段管道的
2
f管孔应保持一致。电缆在人(手)孔铁架上的排列顺序应与电缆管孔运用相适应。在人(手)孔内,应避免电缆相互交越、交叉或阻碍空闲管孔的孔口。
2、电缆在人(手)孔内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钢带铠装电缆进入人(手)孔内部分应剥除铠装。
3、在每个人(手)孔内电缆均应挂标识牌,电缆标识牌应防水,防老化。4、在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合理选用管孔,以利于施工和维护。选用管孔的原则是:先上后下,先侧后中。大对数电缆、干线电缆一般应敷设在靠下排两侧的管孔。5、管孔内不得有电缆接头,电缆接头的一端距离管道出口处的电缆长度不应小于40cm。接头不应放在管道进口处的上方或下方,接头和电缆都不应阻挡管道的空闲孔。34电缆接续技术要求1、电缆接续前应确认电缆端别正确,并进行单条电缆测试,确认电缆内所有芯线无断线、混线及接地障碍,绝缘良好。充气电缆单条电缆稳气应良好。2、电缆的开剥尺寸按电缆程式及接续方式确定,开剥后电缆端头芯线不得散开,不得破坏芯线的扭绞。3、电缆接续时应进行施工测试,以检查电缆接续后的线路有无混线及断线等故障,以及各接续点交叉是否正确,其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施工测试全部合格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