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绪论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种群: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3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4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5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6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态学问题所产生的新的分支学科。7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1、生物与环境1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2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3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米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决定的,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据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4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5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米以内的气候。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调节。6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温度、水、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7生境:指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8主导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9作用:环境的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作用。10反作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1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也称短板理论。12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13限制因子定律:因子处于最小量时,可以成为生物的限制因子;但当因子过量时,同样可以成为限制因子。14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15生态幅或生态价: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16内稳态机制:生物通过控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