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X12);人均住房使用面积(X13);年末邮政局数(X14);医院床位数(X15);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X16);人均生活用水量(X17);人均生产用电量(X18)人均教育事业费用支出(X19);文体从业人数(X20);高等学校数(X21);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X22);剧场影院个数(X23);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X24)城市人均绿地面积(X2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2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X27)
建成区面积(X28);市辖区年末总人口(X29)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基金项目桂科青0728046成果。
作者简介刘李力,男,广西区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1
f2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城市竞争力综合测度
21因子分析方法的原理与步骤
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数据降维和研究多指标间关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把众多的观测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因子。它通过研究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结构,并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基本的数据结构。这些假想变量能够反映原来众多的观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并解释这些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我们把这些假想变量称之为基础变量,即因子5,6。因子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数据。本文统计、整理出2006年广西14个地级市有关城市竞争力的29个指标的原始值,建立原始数据矩阵。然后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矩阵。(2)因子提取。计算标准化数据矩阵中变量的均值、方差和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再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提取因子。(3)计算因子值。将因子分数矩阵与标准化数据矩阵相乘,计算因子在各地市的得分值。(4)结果分析。运用因子得分来进行分析。
22城市综合竞争力因子的提取
为克服多指标变量间信息重叠及认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本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
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选取了5个城市综合竞争力
水平因子,5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6842,基本能够反映出原始指标所代表的城市综合竞争
力水平的信息,其具有显著代表性。
表2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因子:因子载荷系数
因子载荷系数
指标名称
F1
F2
F3
F4
F5
地区生产总值(X1)人均生产总值(X2)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工业总产值(X5)城市居民储蓄年末总额(X6)外商投资企业(X7)外商企业产值(X8)实际利用外资(X9)接待中外游客人数(X10)国际互联网用户数(X11)城市建设用地面积(X1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