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Al27S32Cl355Ce140Pb2077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中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催化剂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C.HCHO分子中既含α键又含π键D.没生成18gH2O消耗224LO2【答案】C【解析】A、该反应在室温下可以进行,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二氧化碳结构为OCO为极性键,错误;C、甲醛中,含有碳氧双键,故期中既含有键又含有键,正确;D、氧气的体积,并没有标明状况,故不一定为224L,错误。【考点定位】以除甲醛气体为新的情境,考查了化学反应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涉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分子结构、化学键以及气体的体积等相关知识。8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选项ABCDA中的物质浓氨水浓硫酸稀硝酸浓盐酸B中的物质CaONa2SO3CuM
O2C中收集的气体NH3SO2NO2Cl2D中的物质HONaOH溶液H2ONaOH溶液
【答案】B【解析】该装置分别为固液不加热制气体,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以及采用防倒吸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A、氨气不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错误;B、正确;C、铜与稀硝酸反应需要加热,且NO2吸收不宜使用防倒吸装置,错误;D、制取氯气需要加热,错误。【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基本原理(气体的制备),实验装置、仪器的使用。9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B.空气:C2H2、CO2、SO2、NOC.氢氧化铁胶体:H、K、S2、BrD.高锰酸钾溶液:H、Na、SO42、葡萄糖分子【答案】A
f【解析】A、可以共存;B、NO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NO2,不能共存;C、氢氧化铁的胶体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D、高锰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考点定位】考查粒子共存问题,涉及胶体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10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