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陆位置。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北半球向高纬、南半球向低纬凸出,海洋上向南北半球向低纬、南半球向高纬凸出,是北半球的夏季,反之是北半球的冬季。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是陆地,向高纬凸出的是海洋,夏季则正好相反。③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温差小,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温差大。④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地形类型。等温线为闭合状态时,数值里大外小的为盆地,里小外大的则为山地。⑤根据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a某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说明影响该地区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b某地区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该地区
f气温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c某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气温比同纬度低,若该地区在陆地上则说明地势较高,若该地区在海洋上或沿海地区则有寒流经过;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时正好相反。⑥根据海洋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洋流性质及流向。沿海海域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该海域温度高于同纬度其他海区,有暖流经过;反之则有寒流经过。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1大气的垂直分布图
2大气的垂直分布表2大气的垂直分布表垂直分高度层主要特点特点成因
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递减每升高100米,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低纬17~温度大约降低06℃受热越多18千米,中该层上部冷、下部热,有纬10~1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千米,高纬8~9千米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f垂直高度分层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平流层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小;30千米以上随高紫外线对流层顶度增加而迅速上升到50~55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千米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有利于高空飞行能见度好,气流平稳
平流层顶气压很低,密度很小离地面远,引力小到大气上高层界高度约80~500千米高空有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大气2000~若干电离层,能反射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3000千米无线电波电离状态特别提醒1对流层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对流层的高度取决于空气的对流运动的强度,空气对流运动的强度又取决于近地面空气温度的高低和空气上下层温差的大小,近地面温度的高低又取决于纬度高低、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流层高度就大。①纬度低,对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