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温直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小于06℃或者大于06℃,如下图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在②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稳定;在①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
2.逆温现象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一是地面辐射冷却辐射逆温一是地面辐射冷却辐射逆温下图表示这种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图c;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地消失图d、e。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冬季最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二是冷空气下沉地形逆温二是冷空气下沉地形逆温在山谷与盆地区域,由于冷却的空气会沿斜坡流入低谷和盆地,因而常使山谷和盆地的辐射逆温得到加强,往往持续数天而不会消失。三是空气平流平流逆温三是空气平流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
f另外,还有下沉逆温、另外,还有下沉逆温、锋面逆温等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
特别提醒
1同纬度地区,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的原因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虽然随海拔升高,太阳辐射增强,但空气的保温作用较弱,地面失去的热量较获得的热量多,所以海拔越高同纬度地区,气温越低。说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指的是同纬度地区或某一地区随海拔增高,气温的变化情况。2雨过天晴或日出前后山谷多雾的原因:①雨过天晴,空气中水汽充足,水汽遇山体抬升,水汽易凝结成雾。②日出前后,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成雾。1气温日变化规律1气温日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