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城镇居民对房价问题的看法调查报告
实践参加者:张娟、杨梦玲、朱明艳实践主题:城镇居民对房价问题的看法实践时间:2013年1月26日2013年1月27日实践地点:盐城目前,市场上最突出、老百姓反响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房价问题,房价在整体上是普通百姓不能承受范围,个别楼盘开发商利用购房者的从众心理,不断快速拉升房价,不但使自己的楼盘价格虚高,而且还带动了周边以及其他板块的楼盘。楼市处于疯长状态,最高金地每平方米60007000元普通市中心普通地段在40005000的价格让很多居民购房者遥不可及,房价备案制度楼盘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房价上涨较快
房价水平的高低是相对城镇居民收入而言的,由于收入差距不断加大,2004年以来各年(除2008年外)房价的上涨均超过除高收入群体以外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多数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持续下降。我们以中位数收入和中位数房价计量的全国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由2003年的120持续下降为2009年的83。伴随房价的过快上涨,近年逐渐突出的住房问题主要体现在3部分群体上:第一,毕业生等新就业群体。新职工收入较低,购房能力不足,同时又难以找到稳定的住房租赁房源,缺乏生活安定感。第二,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多数从事低端产业,收入较低;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进城农民永久留在城镇,导致即使收入较高的农民工多数也选择低租金租房住。这些打工农民多数居住在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带,聚集形成了大量“贫民窟”地区。第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年人。他们已经进入一生当中收入最高的时期,住房改善愿望十分强烈,他们的住房改善需求仍会持续10年左右,这个群体的住房改善需求也不能忽视。
二、体制性和政策性原因是导致近年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房价上涨是客观规律。但是,近年我国房价出现过快上涨,除房改形成的高住房自有化率间接提高了居民支付能力外,体制性和政策性原因是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第一,土地供应端的绝对垄断是推动房价上涨的体制性原因。在土地财政巨额“快钱”的吸引下,作为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唯一供给方的地方政府普遍采取“饥渴型供地”,加剧房价上涨预期,呈现地价房价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房改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只能通过住房市场解决住房问题,住房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