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通过大螺丝钉连接在一起的。(如下图)
f拆掉模脚:两个模脚虽然通过大螺钉被夹在后模底板和后模板之间,但大螺钉与模脚只是间隙配合,真正固定模脚的是连接后模底板与模脚的螺钉。拆掉顶出板:上下两块顶出板通过螺丝钉锁在一起,上面固定有回针、顶针及支撑柱,弹簧使套在回针上面的。为啥要两块板锁成一块板呢?为什么不直接弄成一块板呢?因为上下顶板之间固定着顶针回形针、顶针等,它们底部接触方式是平面接触,就保证了垂直度,如果采用一块板就需要通过螺纹的形式连接,这样加工成本会高,而且垂直度不好。(如下图)
2,定模拆分(也叫前模)
拆除前模仁:前模仁也是通过螺钉固定在前模板的方槽里面,浇口套穿过前模底板、前模板和模仁,导套固定在前模板的四个角落,与后模上面的四个导柱相对应。(如下图)
f拆除前模扳:前模板通过螺钉与前模底板固定在一起。(如下图)
拆掉浇口套、定位环:浇口套是塑胶溶体流进模腔的第一个通道,是标准件,定位环是保证浇口套与喷嘴精确定位而设计的,也是标准件。(如下图)
三,模仁模仁是模具的核心,也称镶块,是最精密最关键的模具零件,造价高。
1,模仁尺寸的确定模仁尺寸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塑料制品的大小和排位,主要有两种方法来确定大小。
(1),一是计算法,这种很不常用,因为现在的塑胶件形状千奇百怪,各种各样,也很复杂,通过各种复杂的公式也很难确定具体尺寸。(2),二是估算法,比较简单实用,被普遍使用。如下图:
f塑件最外边到模仁侧面不小于15mm,常取30mm,可得出A,B尺寸,也就是长和宽。塑件顶端到定模仁距离大于10mm,常取25mm,可得出定模仁厚度。塑件底端距动模仁底面大于15mm,常取30mm,可得到动模仁厚度。尺寸太小强度不够不安全,尺寸太大浪费材料价格高。2,模仁的固定
简单来讲,就是先把前后模板用铣刀开槽,然后再把模仁放进槽里面,最后用螺钉将模仁和模板连接固定。对于模板开槽的形式有两种:
(a)种方法适用于尺寸比较小(180180mm)的模仁,(b)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大的模仁。四,模架的选择
模架的大小取决于模仁的大小,模仁的大小取决于塑件产品的大小,所以具体产品决定具体模架的型号。模架规格如SC1530A60B70C90,代表意义如下:SC:模具厂商的代号。1530:模具的宽长为150300mm。A60:模具的前模板厚度为60mm。B70:模具的后模板厚度为70mm。C90:模具模脚厚度为90mm。
f具体模架尺寸如何决定,如下图: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