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丹编辑】昨日,赶集网CEO杨浩涌在“2015年中国O2O创业创新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度过O2O寒冬的几点建议》的演讲,他从二手车、58到家业务、房产和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以及兼职谈起,认为O2O的规律是降低行业的交易成本,提高行业的交易效率,创业者们烧钱补贴换取业务增长需要考虑“BMI健康指数”,包括用户购买成本、用户留存和用户产值。此外,面对O2O资本寒冬,杨浩涌还告诫创业者,通过砍成本来过冬,并不符合资本对O2O的乘法效应。在寒冬季,O2O企业如果没钱熬不过6个月,因此必须要加速融资,“不要因为一棵树,就放弃整个森林。”钱不到账,一切都是扯淡。他还总结了一年混战后的O2O战场格局,现在基本上是三类平台在做:横向平台、纵向平台、垂直专业服务。传统互联网边际成本递减、甚至趋零,O2O绕不开固定成本。他还举例赶集二手车项目的“123法则”,来告诉创业者,O2O的核心打法是“打透单品,再做扩张”。最后他表示,规模决定一切的O2O领域,早备钱粮,时刻准备过冬,估值与出让股份不是最关键的,拿大钱,一定要过桥贷款。以下是演讲部分实录,略经编辑:大家好,O2O其实都是比较草根的,看我基本上能看得出来,做的都是比较精细的活,销售人员到外面扫街,今天的这个主题,临时改为《度过O2O寒冬的几点建议》,是现在很多O2O创业者希望能听到的事情,也是过去十年中创业的一些感想。对于O2O的看法,资深媒体人李泳孵化很多项目,包括二手车、58到家业务、也包括房产和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还有兼职,都在从信息去转变,O2O的规律其实不说大家也都知道,O2O的规律是降低行业的交易成本,还有提高行业的交易效率,这两个事看似非常简单,但是我觉得隐藏在后面的,所有创业者需要的是BMI健康指数。不管做什么样的业务,我觉得基本的标准和打法是递推和补贴迅速的聚集单量,因为投资者只看订单量,你比对手大两倍,就能做更大的订单量,然后拿更多的钱,一直往前走,这个行业有先驱,就是这么做的。所有企业者拼命、不停
f的融资,但是有一些公司在互联网寒冬时发现投资人不看重这个,如果你的补贴每个月几百万、上千万的烧,但是没有订单,会发现投资人不再给你投钱很快就结束了。任何O2O企业有健康指数,这些指数是什么呢?这个时候回头看,任何O2O企业像一个人一样,有他的健康指数,这些指数是什么呢?第一个是用户购买成本。其实和互联网一样,不管你做电商,还是早先做信息还是做门户,逃不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