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二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
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A.夏朝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汉朝时期
D.唐朝时期
2.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井田制的瓦解
B.铁犁牛耕的普及
C.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3.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4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
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B.《汴河两岸》
C.《坊墙倒塌以后》
D.《长安城的落日》
5.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和打击工商业者
B.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C.维护自然经济
D.巩固封建统治
6.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
B.主要商路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
C.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D.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7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打败法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
的实质是
A.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C.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D.先进民族对落后民族的胜利
8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的海洋依次是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9第二资鸦片战争前,外国商品没有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在于
A.开放口岸太少
B.中国人不习惯用洋货
C.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D.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10从1912年至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
A.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产品大量出口
1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