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校生的一种偏见,甚至一些领导干部、教育部门内部也存在着轻视职教的现象。由于认识不足,加之宣传引导不够,造成普高和职高比例明显失调,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笔者在双江县调查发现:2005年初中入学学生数为2946人,到了2008年6月参加中考的报名人数只有641人,加上分流到双江职教中心的312名学生,总共也才有953名学生,其中有1993名学生在初一、初二就已辍学流失,而能进入职业学校就读的每年也就只有300多名学生。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现有的办学规模与庞大的教育潜力不协调,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另外,国家就业准入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也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和单位用人用工只注重人力,不注重职业技能,严重挫伤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二)办学方向存在错位现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根据笔者调查,对口升学成了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主要目的,与国家和社会发展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背离。如我市部分职业高中的多数优秀学生都被动员参加了对口升学考试,2005年、2006年升学率高达80以上;其他一些职高也在探索对口升学的路子,把对口升学作为学校的支柱之一。职业学校以此作为办学定位,不仅无法发挥转移富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也给自己的办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三)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相对滞后多年来,我市财政为“吃饭”财政,能满足工资已属不易,对于学校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便无能为力。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但仍然难以满足需要。由于经费不足,硬件缺乏,学校现有的设备老化,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和吸引力不大,很难办出特色和水平。因此,学生的学杂费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费公办一般在1000元年2000元年左右,占全市农民年均收入的近80以上。如果加上食宿等其他费用,三年大约需要支出20000~25000元。高昂的受教育成本极大地抑制了广大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四)专业设置僵化,师资缺乏,人才培养水平不高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底全国城镇从业人口中技能劳动者仅占329。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也不适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