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社交恐怖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作者:连灵苏博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9期
本文为西安工程大学2010年度校管科研项目2010XG03。
摘要:大二女学生李某,因自认为主动帮助舍友没有得到舍友的感激,心里受到极大伤害,以致泛化为社交恐怖症。经过收集资料,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测验,咨询师与李某商定了咨询方案,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法,最终缓解了李某的社交恐怖症状。
关键词:社交恐怖症;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
作者简介:连灵(1983),女,山西长治人,西安工程大学助教,心理学硕士。
苏博(1978),男,甘肃庆阳人,西安工程大学工程师,硕士。
李某,女,20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住校。独生女,发育正常,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家族无精神病史。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性格内向、胆小、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一.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因“感到异常苦恼,害怕与人交往,真心希望老师能帮助我。”
个人陈述:认为自己是个怪人,现在从不多与别人说话,说话时不敢直视,一说话脸就发烧,心怦怦跳,好像全身在发抖。害怕与老师说话,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一次被老师提问,没有回答好,老师当众批评了她,她委屈的直掉眼泪。大一时,宿舍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M,家境不好,李某经常主动帮助她,可M不但没把李某当朋友,反而故意当她的面和其他同学说话。更糟的是,现在李某在亲友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李某现在极少去社交场所。后来她哭着说,这严重影响了她的发展。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同学说她清高,没人理她,交往失败。她现在正争取入党,认为同学关系不好肯定不行。这样下去,毕业后怎样适应社会呢?她急切地说:“老师,请您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样做才能不这样呢”
二.心理评估与诊断
1.与来访者商量,经其同意后,进行以下测验评估。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各因子分:躯体化23,强迫症16,人际敏感28,抑郁27,焦虑30,敌对15,恐怖31,偏执10,精神病性12,其他16。阳性项目数45个。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2)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粗分44分,标准分57分,有轻度抑郁。
(3)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有中度焦虑。
2.对李某的诊断是社交恐怖症。诊断依据为
(1)病与非病三原则。李某知情意统一,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