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流仓储管理的RFID读写器设计
日期:2008819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武慧芝朱云龙罗海波
字体:大中小
RFIDRadioFreque
cylde
tificatio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通信实现远距离识别的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与现代物流领域普遍使用的条码技术相比,它在读写距离、保密性、智能化、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使用寿命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
目前,世界范围内针对RFID的物流应用存在两种编码体系,一种是日本UIDUbiquitousID中心提出的UID编码体系,另一种是美国EPCElectm
icProductio
Code.电子产品代码环球协会提出的EPC电子产品编码标准。这两种标准在所使用的无线频段、信息位数和应用领域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而我国还没有自己正式的标准,但是有关RFID在900MHz频段应用的电磁检测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国最为关心的是IS0180006标准。本质上EPC标准和IS018000并不矛盾,对于物流应用,EPC标准则更为完善。
另外,对于物流应用来说,成本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选择最低成本是首当其冲的。UHF915MHz射频工作距离大概在10m左右,已经能够满足物流应用的需求,而且成本要比微波段低得多。特别是UHF射频允许采用相对较小的方向性天线,这将使读写器的辐射波束定向到一个特定的区域,这种特点使读写器能够抵御来自于其他读写器或发射机的潜在干扰。
鉴于上述情况,为了促进RFID系统在我国物流仓储管理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流仓储管理应用的读写器设计方泫。该读写器的设计参照EPC标准,采用915MHz工作频率.以某公司的RFID标签芯片的读写为目标,电路设计简单,应用灵活.生产成本低廉。
1标签功能简介
本设计所采用的标签为工作在860MHz~960MHz的长距离无源标签,符合ISO180006标准,工作距离可达8.4m具体视天线情况而定,尤其适用于美国物流供应链管理和后勤保障系统。该标签主要有如下特点:
1通过RF前端的模拟电路将天线接收能量部分转化为电量.为内部电路供电。
2内部包含有16位CRC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具有很高的数据完整性。
3拥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运用自身防冲突算法实现了真正的内部冲突判断以及防冲突。
4采用64位EPC编码,且内部包含216字节用户自定义存储空间。
当标签进入RF区域后,标签被激活。如果RF区域信号强度达到标签工作能量的需要,则标签进入准备工作状态,等待接收读写器发送的指令。标签接收以及发送的数据都将经过CRC进行差错校验。同时.还通过曼彻斯特编码以及FM0编码对数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