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直接臣属于他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这表明周代
A.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B.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D.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解析:选A。材料信息“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说明各国诸侯存在离心倾向,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周王的地位……至高无上”不符。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下的分裂因素,故C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2.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并将“孝”的含义从“事死”扩大到“事生”,不仅要孝顺父母、祖父母,还要孝顺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姻亲诸侯等。这反映出周代A.伦理政治的建构C.神权政治的强化B.宗法观念的淡化D.君主专制的加强
解析:选A。周人认为孝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家庭内部,还体现在宗族及姻亲诸侯的政治关系中,结合西周实行宗法制、分封制,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宗法观念影响面广,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神
f权,故C项错误;西周尚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3.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1978年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A.周统治中心在随州C.青铜冶炼技术成熟B.分封制遭破坏D.宗法等级森严
解析:选B。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与分封制的关系。周的统治中心在镐京,位于今天的陕西西安,故A项错误;根据周初的礼制,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九鼎,湖北随州显然不是周天子的统治中心,随州周墓为诸侯之墓,诸侯使用九鼎八簋,体现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青铜冶炼技术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度被破坏,故D项错误。4.春秋晚期孔子特别推崇周公“制礼作乐”的创造性贡献,常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推崇西周礼乐制度的主要原因是礼乐制度
A.推动西周社会的经济发展B.打击了诸侯割据势力C.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D.有利于分封制的推行解析:选C。本题考查礼乐制度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统治秩序,故C项正确;礼乐制度对西周社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