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材料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园长:李秀娥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
看一看、摸一摸。但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的
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
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幼儿阶段烧烫伤、
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堕落是几种常见的意外伤害,这些意外
伤害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比如
烧烫伤以5岁以下的幼儿居多,80烧烫伤造成的影响是终身难以消
除的。误服药物中毒及异物吸入多见于05岁幼儿。于是家长和
教师为了避免幼儿受到这些伤害,往往对幼儿管头管脚、束缚幼儿
的行为。在幼儿园里教师常常会提醒幼儿不要跑、不要闹。在家里
家长也不许幼儿独自与小朋友玩,家用电器一律不许摸等。使孩子
成为了捆住手脚的机器人。其实,“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家长
和教师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同时要及时检查幼儿园的
设备、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
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
一、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
法
和
技
能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
f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是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如热水、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杯里的热水也会因为幼儿不会判断而造成烫伤。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对事件的预见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教师组织专门的讨论活动,倒一杯热水、拿来一些药品,请幼儿讨论一下,从而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在讨论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吴征说:“杯里冒着热气,一定非常烫,不能马上喝。”黄语璇说:“用手摸摸杯的外面,如果烫手就不能喝。”金淇然说:“喝水的时候,也应该先吹一吹,先小口小口的喝,就不会烫着了。”当教师拿来花花绿绿的药品时,开始幼儿真的以为是巧克力豆呢,纷纷问老师:“真的是巧克力吗?真的能吃吗?”教师和小木偶一起进行情境表演,小木偶将药粒喝下,不一会开始肚子疼,幼儿马上意识到药是不能随便吃的,生病了应该去医院。在幼儿园应请老师帮忙吃药,在家应请爸爸妈妈帮忙。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