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对于含有有毒害气体的作业场所,通过采取强制通风、氮气吹扫、空气置换等多方法,直至检测合格,方可进入作业。在作业过程中,有害因素或浓度存在变化可能的,应定时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七、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监护工作。要针对作业环境的实际要求,配备足量、符合实际作业环境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于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具),只能适用于接触有机蒸汽、苯及其同系物、汽油、丙酮、二硫化碳、醚等的工作人员使用,不适用于其他毒气环境。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需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场外必须有监护人员监护及必要的施救用具。
八、事故发生后,切忌盲目施救。开展有限空间作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后,监护人或事故发现者应当及时呼救,在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带上防毒面具或呼吸器以及其他一些防护措施后,方可入内施救。切忌因救人心切,盲目入内,而导致事故伤亡人员的增加和事故的扩大。
九、各部门作好日常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教育职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制定切实有效的事故应急预案,通过查找事故隐患、进行事故救援演练等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
6
f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
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中毒事故防范对策
硫化氢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气体,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在阴沟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业时时常常会遭遇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情况更为突出。如防范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一、硫化氢中毒事故特点硫化氢中毒事故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夏季高温硫化氢急性中毒事故易发;二是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伤亡人数较多;三是中小企业硫化氢中毒事故明显上升;四是市政建设的中毒事故所占比例较大;五是事故单位不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法》,无视劳动者健康权益,作业场所环境恶劣,卫生防护设施差甚至无任何卫生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落实;六是劳动者缺乏健康权益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规、违章操作造成硫化氢中毒事故。因此,预防和减少硫化氢中毒,需要从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对硫化氢危害因素的防范;同时广泛普及各种常见职业危害的预防知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