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语文阅读理解题(一)
一上初中,阅读理解在考试中的比例一下大了很多,难了很多,阅读丢了很多分。有读不懂的,但更多的是读懂了答不来或答不到点子上的。阅读其实有技巧和固定答题套路的,灵活掌握后做阅读题不再是难事。
下表是汇总出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和各位同学共享。
考点分类
具体题型
答题技巧
1考查文章的线索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1标题;2关键词语。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
2概括文章类容
Wherewhe
whowhathow4W1H原则。
内容
文字识别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性3考查文章的表达方式3本文(文中某段)主要运用一般题目设置在议论句和描写句上,考试时从这两方面去辨别
筛选的辨析
了哪种表达方式?
即可。
信息
4考查文章所描写对象4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1看分答题原则。连接词(“首先,其次,还,也,此外,还
的特征
(优点,好处,作用)
有”等),找到隐含的答题点进行概括并加工合并,避免遗漏。
5理解文章类题
5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把题干带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可以用文中相关语
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句作答,也可以用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2吸引读者作用
1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线索)3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4形式新颖,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注意,回答不能全部照搬,
文学
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性
1首先说明加点字,词本身的意思
审美
2一般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和副词上
鉴赏2分析文章重点字词的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3动词生动表现人(事)物的特点,语言描写(或传神刻画了……
作用
处,妙处)?
事物……的形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4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事物)……的特点,
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f(1)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参见上面);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每种修辞手法都见其固定的答题套路
(2)文章开头:引出下文;开头点名故事所描写(说明,议论)
3(1)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对象;照应文章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的情节
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对
发展埋下伏笔(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3赏析文章中的优美语文中的划线句进行赏析;请说
文章的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中用;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
句和段落
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笔(做铺垫),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