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了财务报告、经营状况、利润所得等等。它的目的更偏向于保护企业本身与投资者、债权人。企业所得税法则主要通过法律规定约束被征税人、企业所得税税率、纳税期限等。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能够及时地得到财税收入,为国家的宏观利益服务。
(2)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基础存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对会计的计量和报告也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企业所得税法虽然也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方式,但是却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例外情况,比如税前款项的扣除、收入的确认和费用加倍计算等等。
2所得税存在不公平现象
企业所得税的征缴在理论上应当“一碗水端平”,但在实际的征缴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现象,例如国外投资企业会享受一定期限或一定程度的所得税税收优惠,或者是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会为投资企业减免一定量的企业所得税甚至在一定期限内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3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企业所得税是利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征缴的,作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者会计自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财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所得税征缴的效率与合理性。例如许多会计对所得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征缴所得税时容易出现漏税或是过多征缴的现象,如没有及时发现必然会对国家及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三、所得税会计问题的解决方法
1协调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的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属于不同领域的规章,其制定和实施有不同的主管部门负责,这些部门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与合作,企业可以单独成立税务岗,负责企业有关的税务资料,建立专门的税务核算体系与财务会计协调,减少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间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取消对外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过渡期要调整所得税优惠的实施范围和方向
税收理论和实践表明,任何税收优惠,都可能导致某些纳税人去想方设法钻空子,从而成为税收的漏洞。但这并不排斥税收优惠作为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关键在于优惠政策与优惠方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式的选择。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的同时,要有选择、适当地实施对在落后地区投资企业的优惠税收政策。要有目的地扶持有效益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落后地区不发展,要拖全国经济发展的后腿;中小企业不发展,不利于形成有效竞争市场,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水平,提高社会整体生活质量。而落后地区和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