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主动和村民打成一堆。一个好的r
驻村干部,必须是村民接受的,村民喜欢的,村民欢迎的。驻村干部,就应该放下“国家干部”的架子,说农家话,吃农家饭,做农家事。喝茶别嫌村民的茶盅看起不干净,坐板凳莫嫌村民的板凳脏,睡觉莫嫌村民的铺盖可能有虱子。如果一个驻村干部当到这个份上,村民有话,第一个想到的是给你说;村民有事,第一个想到的是找你帮忙;你走到任意村民家,村民都给你赶走吠叫的狗,给你赶忙端板凳,留你喝杯酒吃顿饭,那么,你这个驻村干部就算当好了。与村民的关系怎样才能达到这么融洽呢?笔者以为,你必须真心对村民好,真心对村民热情。下到村里,要热情主动和每个与你相遇的村民打招呼,递支烟,唠嗑两句家常,看见农民在扯草就帮忙扯一会,看见农民在背东西就扶扶背篼。总之,惟有你把村民当朋友,村民才会把你当朋友。惟有你和村民是朋友了,你这个驻村干部开展工作才“耳聪目明”。r
r
三是和村社干部关系处融洽。这里,最重要的就是驻村干部既不要越位,也不要缺位。乡镇和村的关系不是上下级。驻村干部不能把村上的大小事情都包办了。如果你越位了,把人家村支书记的权利、村主任的权利“越庖代厨”了,就会招致村社干部的反感、排斥。所驻村的干部都反感你,不配合你,你可能把工作做好吗?因此,驻村干部必须摆正自己和村干部的位置。村支两委干部、社干部、全体村民才是治村真正的“主人”。笔者的理解是;驻村干部是个建议者,对村上的重大事务要建议、引导;驻村干部是个督促者,要监督村社干部结合实际落实好党和政府的政策、工作;驻村干部是落实者,要亲自与村干部一起落实村干部难以解决的“尖锐问题”。r
r
r
r
四是常去主动参与解决村社、以及村民之间的矛盾、问题。一个村,一个社,基础设施建设、党建、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发展的过程中总有层出不穷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驻村干部怕矛盾、怕解决问题、患上了“农村矛盾问题惧怕症”。确实,农村的矛盾和问题,有时很复杂,有时很尖锐,不是想象那么容易解决。复杂时,感觉如同乱糟糟一团麻,千头万绪仿佛理一万年也理不清;尖锐时,感觉剑拔弩张,脏话、拳头似乎一触即发。当驻村干部,不仅不要怕“矛盾、问题”,而且还要把参与解决矛盾和问题看作是锻炼自己,学习工作经验和方法的好机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不要回避矛盾和问题,一定要迎难而上。在一次次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