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物育种学通论网上作业题绪
一、名词解释

1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栽培植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栽培植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2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3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4人工进化:是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二、填空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遗传)、(变异作物育种)和(选择)。
21927年美国出版的Hayes和Garber所著的(关育种知识的专著。320世纪60年代小麦、水稻等作物通过(起(生物技术
)是世界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论述有
矮化育种
)掀起“绿色革命”。20世纪80年代兴
),使现代作物育种发展成为包容多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
三、简答1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四、论述1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物进化有三个基本因素即遗传、变异和选择,自然选择理论是其核心,而选择的基础是生物的变异和遗传,变异、遗传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一切生物都能发生变异,在众多变异中有的变异能遗传,有的变异不能遗传,只有广泛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才是选择的对象。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对生存有害的变异会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在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多地进行。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育种目标
1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生产条件下,对所育成品种应具备一系列优良性状的要求指标。
f2产量结构性状:是指直接构成作物产量的性状,不同作物的产量结构性状不同。3高光效育种:是指提高单位叶面积的净光合速率的生理生理遗传改良或育种。二、填空1在开展作物育种工作时,首先要确定(2禾谷类作物的产量结构性状为(育种目标),它是选育新品种的设计蓝图。)、穗粒数和(粒重)。
单位面积穗数1~2
3目前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还很低,只有(产量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