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粘土:主要分布在浅丘坡脚及冲沟地带,棕黄色、棕色,软~可塑,已粘土矿物为主,粘塑性较好,厚度为10~95m。(3)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eldl):粉质粘土:主要分布在浅丘丘顶、斜坡及坡脚地带,厚度为05~20m,棕黄色,可塑,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量岩石风化碎屑,粘塑性较好,表层为耕植土可见植物根系,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呈可塑~硬塑状。(4)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场地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上亚组地层,属内陆河湖相红色碎屑沉积之砂、泥岩,夹与之呈过渡相变关系的泥质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砂泥岩呈互层状产出,并具透镜体、尖灭等构造特征。基岩表层岩石风化较强烈,风化裂隙发育,质地较软,基岩强风化层厚度为05~20m,其下为中等风化基岩。本次勘察所揭露的场地基岩,主要以泥岩加砂岩。泥岩:棕红色,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强风化泥岩,风化裂缝较发育,岩芯呈碎块~圆饼状;中风化泥岩,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局部含砂岩薄层及砂质条带。砂岩:黄色~灰绿色,呈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等,泥质胶结,局部钙质胶结,岩体较完整,局部地段岩体内有垂直裂隙发育。强风化层岩石质较软,中等风化岩石质较硬,强度较高。场地下伏基岩剥蚀面与原地形地貌变化基本一致,局部呈陡坎状,浅丘陡坎部位基岩多已裸露,冲沟部位基岩埋藏一般较深。
9、建筑特征:市政道路配套工程
10、结构特征:市政道路配套照明工程

f
23工程重点、难点
1、全线长1180米,挖填土方量较大。2、接线井砌筑及路灯基础施工量较大。3、工序交叉作业较多,协调难度较大。4、施工现场没有提供用水、用电点,施工用电需要采用发电机提供。

f
三、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3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电缆保护管预埋→接线井砌筑→路灯基础安装→防雷、接地安装→变压器、配电箱(柜)安装→灯杆、灯具安装→电缆敷设接线→通电调试。
32主要施工方法
一、电缆保护管预埋SC100镀锌钢管约1000米)1、管沟开挖(1)土方开挖1)按设计图位置放线开挖管沟,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单根SC100镀锌钢管拟开挖宽度700mm,深度按照设计要求埋深700mm以下,因沟槽较浅,本工程采用人工开挖,可在水准仪的监测下,一次挖至设计底标高。2)沟底深度如果超挖,则应用原土回填夯实,其密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天然土的密实度。3)当沟底遇膨胀土、软弱管基及特殊性土壤时,应按设计要求处理。4)电缆沟底如有尖硬物,必须清除,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