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环节的探究性学习】
(二)、动手操作,共探算理学习竖式计算方法此环节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重点解决竖式计算方法及算理的问题,所以我准备分三步进行:1、分一分、算一算、想一想学生通过分小棒的过程,算出结果,难度不大,因此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和小伙伴一起探寻算法。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白算理,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2、交流算法,学习竖式计算方法、共探算理(出示多种解法)(一)用口算的方法先分整捆的再分单枝的。(二)先分单枝的再分整捆的。此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多种解法要及时给予评价。当有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时,我就势引出课题(板书: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根据学生的解答,一起学习竖式的计算方法。如果学生没有用提出用竖式计算的,鼓励学生尝试新的计算方法,或者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提出“用竖式计算”。
f在学生尝试计算后学习竖式书写。教学时首先要教给学生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先写除号,把被除数写到除号的里面,除数写到除号的外面。计算时从最高位除起),然后要利用学生面前的操作,理解商中的“2”要写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4”要写在个位上,表示4个1的算理。让学生明白“一商、二乘、三减”的计算顺序。
【设计意图:借助操作小棒,同时加上同步的板演,体现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3、巩固算法,提升新知把48枝玫瑰平均插在3个花瓶中,每个花瓶插多少枝?对于一部分掌握起来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操作,再用竖式计算。交流时,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十位上4除以3,商1余1后,怎样继续除。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的练习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明白算理,我设计了几道由易到难的练习题。通过不同层面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既巩固了新知又深化了新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四)、课堂总结,升华提高结合板书、课件让学生对一节课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形成框架。问: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进而拓展提升新知,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到此我教学的四个环节已全部结束。下面我就说说我的板书。(五)、说板书设计。通过板书,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呈现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