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忠义,如果授以密旨,一定能够讨贼成功。”大臣采纳他的建议,派遣安丙所亲近的人把写在丝帛上的信送给安丙,传达皇上旨意,安丙最终诛杀了吴曦。代理兵部尚书,不久,担任华文阁学士、江陵知府。统制官高悦在驻防地,肆意杀戮抢劫,远近之人以之为苦。宇文绍节把他召来安排在帐前任职,收留他的部下。不久有人控告高悦放纵部下为盗,宇文绍节用杖刑打死了他,士兵、百姓都很高兴。升任吏部尚书,不久担任端明殿学士。安丙任四川宣抚使,有人说安丙有谋反之志,这种传闻让朝中大臣听到,朝廷大臣想撤换掉安丙。宇文绍节说:“当初诛杀吴曦时,安丙一跺脚,全部蜀地就非国家所有,他不趁那时谋反获利,现在反而会有谋反之心?我宇文绍节愿意以百口家人的性命担保安丙。”安丙最终没有被撤换。朝廷对蜀地之事大多咨询他,宇文绍节考虑清楚后再回答,所有事情都通晓知悉。宇文绍节于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去世,讣告上闻,皇上感叹哀悼,为这件事而改变朝会宴享的日期。追赠他资政殿学士
f的职位退休,又追赠七级官为少师,这都不是一般的恩典。谥号曰忠惠。14.B【解析】“表达了作者对海棠生命短暂的悲叹”错,应该是表达对春天易逝的惜春伤春之情。15.①拟人。“殷勤”“独自殿”等词语赋予“木芍药”以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感激与赞美。②对比。木芍药与上文的海棠、梅子对比,体现了“木芍药”善解人意,延续保持春光到最后的特点。③借物抒情。借对木芍药的感激与赞扬,表达自己惜春而不得的伤春之情。(每点2分)16.(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一
空1分,有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17.D【解析】A项,“主要原因……缘故”句式杂糅;B项,“不论……许多”搭配不当;C项,“原因还是因为……”句式杂糅。18B【解析】整段文字的话题都是“服饰”,A项、D项话题不统一;C项,“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语序和前文不能照应,前文是“可以体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即应该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19C【解析】①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根据句意并无祸福相关联的意思,所以应选“息息相关”。②众说纷纭:指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使用“见仁见智”,句中应该加“人们”,即“人们见仁见智”,这样才语意连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