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诗歌与小说
1、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
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
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其”指的是下列哪位词人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2、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
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
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3、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
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4、中国古代文学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作品反映不同时期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怀。阅读下面精美
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5、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栏目走红中国。其中有一道根据作品判断作者的题,内容为“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该作者
A.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B.作品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
C.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D.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后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这种演变趋势,最能说明
A.城市经济日趋繁荣
B.专制皇权逐渐加强
C.选官制度明显变化
D.民族融合已经加深
7、2014年,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诞生了史上第一个赋社彭城赋社,专门从事辞赋的整理、创作、研
究,重点开发“汉代五绝”之一的汉赋资源。下列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C.适应市井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