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期刊发表。以前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上官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这印证了A陈寅恪的“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B.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C王国维的“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D梁肩超的“对旧史不可轻信,十之七八应取存疑态度”9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A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B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C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D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宰性10.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11.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明成祖认为国体纲常重于经济利益B明成祖认为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的利益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D明成祖想借外商引导百姓投身海外贸易14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新航路开辟13.《史记货殖列传》说:“孝、昭治成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辅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B对外贸易兴盛带来了社会风气的恶化C城市规模扩大引发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商品经济发展造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14.《雅典娜的孩子》一书中记录道:“在雅典城邦建立伊始,所有的公民、无论男女都拥有选举权,他们的第一场选举便是选择雅典城的守护神,而雅典娜和波塞冬成为最受欢迎的两名候选人。当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把票投给了女神雅典娜,男人们所推举的波塞冬最终遭到淘汰。男人们认为,既然雅典的女人们已经选择了一位女神作为守护神,那么妇女则不应该再享有选举权,有女神庇护的雅典女人们失去一种权利,是公平合理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