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均需要立即洗手。洗手时肥皂液或洗手液在手上保持6秒钟以上。8发现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9在学校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黑板报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10每天用消毒液对学校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11每个学生带给家长一张宣传单,带回家读给其家长听,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识。12在流行季节避免不同小学的学生或外来人员的往来或交流活动。
f附件3:
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入厕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一、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二、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4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5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6搓洗手腕,交换进行。三、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四、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五、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f附件4:手足口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措施
一、家庭中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消毒措施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因此做好儿童个人和家庭的卫生和消毒是预防和控制本病传播的关键。(一)家庭预防措施1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彻底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2饮食卫生: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要与他人共用餐、饮具。3食饮具清洗消毒:食饮具要彻底清洗,定期煮沸消毒。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或煮沸消毒。4出行卫生: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
f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5家庭环境卫生: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开门窗通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