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能力建设主要是高层领导干部的事与基层无关或关系不大因而对上级布置的执行任务视而不见见责任就推见困难就绕逃避责任拒不执行上级政策使得一些执行任务及社会问题久拖不决。这是影响执行力的最大元凶。2创新意识不足。有些基层党组织把简单重复上级文件和讲话精神看作是贯彻执行开了会、发了文好像自己就是上级文件和讲话精神的忠实执行者。不能把上级精神与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是害怕困难缺乏争创一流的执行信心和勇气存在着对上级
2
f精神的消极敷衍情况。一些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党的政策和党委决策时不是生搬硬套就是变通执行。有的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自身发展存在的劣势满足于当前的工作现状。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科学判断形势、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比较弱甚至导致决策和执行的失误。三是执行渠道影响执行力。执行渠道是否畅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执行力水平。顺畅的执行渠道可以产生最小程度的执行磨擦和最大限度的综合执行力而渠道不畅会削弱组织执行力。当前执行渠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执行中沟通不足。一方面传统和现代手段未有效结合互联网等现代手段电子政务、电脑办公等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还没有广泛应用影响了与上级党组织的沟通。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须进一步加强增加基层工作的透明度做好与群众的沟通工作增强群众对基层工作的信任和支持。2执行组织结构矛盾协调不足。部分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为谋求各自的利益而相互拆台、互设障碍或者出现“无利的无人执行、有利的抢着执行”的情况严重影响执行力。3执行监督环节虚化考核措施不力。由于缺少监督人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好人主义盛行监督薄弱导致工作难落实政策棚架制度棚架有安排无考核或考核不具体、不到位、走形式、走过场严重制约着执行效能的提高。四是执行制度影响执行力。科学、完善的制度具体、清晰、明确的责任是提高执行力的两个必要条件。然而在许多基层组织中有些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不相适应或相悖
3
f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机制的延续导致制度不能执行有些虽是现代制度但制度不具体、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导致制度难以落实执行困难。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路径1、提高执行人员素质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前提。执行人员是执行活动的重要要素和执行力量的重要来源发挥着核心作用因而采取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