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女人凄凉的伴侣,不胜幽怨的精魂”2。古代男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子经常外出,进行经商、从戎、征戍、求学等活动,只留得女子一人独守空房,女子不得不对月感怀,借用月亮抒发自己内心的孤寂失意和忧伤。由此看来,不管从本身特点还是内在联系或是传统哲学观念来讲,月亮始终与女性密不可分。因此,在古典诗词的世界中,月亮就宛如一位温柔淑贞的女性,承载着历代文人的款款柔情和美好愿景。
(二)月亮是永恒的象征,作为追问人生、感慨生命和哲学思考的载体。
“月亮代表着人生的追求和哲理的升华”,月亮时明时晦,时圆时缺,往复循环,生生不已,它既代表着运动,又象征着永恒。它引发人们对宇宙永恒的哲学思考和人生短暂的喟叹,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激励人们勇于向人生发问,探求永恒的真谛。傅道彬认为“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现总是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和雄浑高古的审美境界”3。月亮永恒而宁静,本应该让人感觉美好,但在某种情境中它却不再轻盈明快,反而引人发出深沉的浩叹,具有历史沉重感。李白的《把酒问月》中,李白以“青天有月来几时”开头发问,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无限时空和好奇神往和探索追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今的明月总是那一轮,亘古不变,但古今的人却如同逝水般不停更迭换代。最后李白对天发问,对月遐想,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表达了对宇宙无限、人生短暂的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神秘而永恒的月亮的敬畏之情。
但月亮给诗人带来的哲学思考不仅仅是对于人生时空局限性的喟叹和悲情,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构建了一个超脱时空和观点拘囿的精神境界,通过与月亮永恒的对比,对自我以及全人类的生命有了更加深入的体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诗人对谁是第一个看见月亮的人和月亮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两个问题的追问和思索,这是一个贯彻古今,代代深思的有关宇宙和人生的大难题。诗人最终思索出的却是一个与前人完全不同的全新答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虽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但是人类可以代代相传至无穷无尽,宇宙虽然永恒无穷,但岁岁年年未有过变化。长江后浪推前浪,人类随着传承不断发展进步,而月亮却总是不变的那一轮,从这个角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