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二、作者简介、课文背景1字音2读课文三、整体感知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1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五个阶段,即寻绿(14)观绿(57)囚绿(812)放绿(13)怀绿(14)2、作者为什么囚绿?(因为他爱绿)3、他把绿“囚”牢了吗?(没有,他后来把绿释放了)4、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四、讲析课文1、寻绿(1~4段)(1)“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自成一段,说明了什么问题?引人注意,说明这件事情让我难忘。(2)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交代了寓所的具体情况。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寓所?突出其简陋的特点(3)屋子简陋,可我却选择了它,是因为我有一个小小的理由。谁能找出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的那个理由是什么?(4)而当我毫不犹豫的决定住下来,为什么连伙计都感觉到惊奇?更加的衬托出我追求绿的迫切心情从刚才我们所探讨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大家不难看出,作者对绿是热切追求的。寻绿热切追求
f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第4段反复三次提及“绿影”,尽管只是寥寥几笔,但富有诗意。绿在此时还只是“影”。另外,一些表达情感态度的词语,如”喜悦而满足”“欢喜”“喜悦”等,也给绿带上了情绪色彩,物我之间初相映照。2、观绿(5~7段。(1)找出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明确:“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2)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排比和比喻作用是什么?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3)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从作家自身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思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