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A.社会本位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万能论
C【解析】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看不到教育对促进入的社会性的作用,而导致遗传决定论。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3.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明化或社会化。4.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属于(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C【解析】题干是班级民主管理的概念阐述。5.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_____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6.班级建设设计以(A.班级舆论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制定为最重要。C.活动节律D.班级建设目标)。D.80年代以后C.教育无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解析】这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主要观点。B.共同生活准则)。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D【解析】德育的个体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1个体功能的发挥必须充分尊重道德学习个体的主体性;2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
D【解析】班级建设的内容包括班级建设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为最重要。7.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A.50年代以后教育学。8.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A.教学思想9.(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上。D.教学手段B.60年代以后C.70年代以后
B【解析】我国学者经过20世纪50年代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吸收、消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B【解析】教学内容既是人类千百年来文化的积聚,也是师生活动的中介。)是上课的必要补充。B.布置作业C.检查作业D.课后练习A.课外辅导10.(
A【解析】通过课外辅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