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2~4%的圆曲线半径;(2)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
f(3)地形条件特别困难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4)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形;(5)应同纵面线形相配合,应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重叠;(6)每个弯道半径值的确定,应根据实地的地形、地物、地质、人工构造物及其它条件的要求,用外距、切线长、曲线长、曲线上任意点线位、合成纵坡等控制条件反算,并结合标准综合确定。
(2)圆曲线半径
Yv2V2
±ih±ih由横向力系数μ的定义式:μGgR127R
V2
可得Rm(3-1)127μ±ih
10、平面组合线形:简单型曲线,基本型曲线,凸型曲线,S型曲线,C型曲线,复合型曲线,复曲线,卵形曲线
11、路线纵断面图构成:1、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2、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3、地面高程:中线上地面点高程。
4、设计高程:一般公路,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边缘的高程。5、设分隔带公路,
一般为分隔带外边缘。5、路基高度:横断面上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高差。路堤:设计高程大于地面高程。路堑:设计高程小于地面高程。纵断面设计内容:坡度及坡长竖曲线。
3)圆曲线最小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mi
imumradiusofhorizo
talcurve当μ和ih(最大超高)都得到最大值。一般最小半径指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小半径,它是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值。统计9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是指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靠轮胎与路面间的摩阻力就足以保
证汽车安全稳定行驶所采用的最小半径这时路面就可以不设超高。
公路按μ0035ih=0015。
城市道路按μ006ih=0015。4)圆曲线最大半径10000m为宜。α32TRtg2πLαR33180αERsec1342J2TL35
f12、为什么要限制纵坡和坡长:1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度值。最小纵坡:各级公路在特殊情况下容许使用的最小坡度值。坡度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山区公路可缩短里程,降低造价2最小坡长限制:任何路段最大坡长:陡坡路段
13、凸曲线与视距的关系:
12当LST
14、凹曲线与视距的关系:凹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长度,除满足缓和离心力要求外,还应考虑两种视距的要求:一是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前灯照明应有足够的距离;二是保证跨线桥下行车有足够的视距。
15、平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