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梳理】背景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
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建立:特点:地位: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建立:初步建立:
发展: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用:
法律依据:
1
f【重难点突破】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何异同?
【典型题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材料,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分)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4(3分)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3分)
2
f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点梳理】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表现
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启示:
法律制度健全成就法制完善: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民主法制的完善
意义
【重难点突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一一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1)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2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2分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4分(2)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3
f第22课祖国的统一大业【考点梳理】“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构想
一国两制港、澳回归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重难点突破】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