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食品安全事件回顾:温故知新
2005年食品安全事件
1、苏丹红事件席卷全国2005年2月,在英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第一食品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发现了被欧盟禁用的苏丹红一号色素。不到1个月,苏丹红事件席卷中国。
2、立顿速溶茶涉嫌氟超标2005年3月下旬,据媒体报道,美国的一个医疗项目研究,发现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普通型速溶茶的氟化物含量为65ppm,大大超过美国环保局制定的饮水氟化物含量不得超过4ppm的标准,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规定的瓶装水及饮料标准为:氟化物含量不得超过24ppm。
3、雀巢奶粉被指碘超标5月底,浙江省工商局公布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20040921批次碘含量超标,为不合格产品。在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超标曝光10天之后,雀巢中国有限公司首次正式向消费者表示道歉并退货。
4、光明被指回收过期变质奶再生产2005年6月5日,新闻媒体曝光了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回收过期变质奶再生产的情况,随后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接着,媒体再次曝光了光明乳业乳品二厂存在“早产奶”的问题。
5、啤酒甲醛风波引发消费者恐慌2005年7月5日,有媒体报道,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95啤酒加甲醛”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青岛、华润、燕京啤酒三巨头对啤酒95含有甲醛的说法纷纷持异议,并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醛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是两回事,并称早已停用。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发言人指出,该署2002年至2004年抽查了内地120个啤酒样本,检查其中是否含有防腐剂及甲醛等成分,结果全部样本均合格。
6、哈根达斯深圳黑作坊被查2005年6月16日,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罗湖分局等单位接到群众举报,称一家地下加工厂在生产著名的哈根达斯品牌冰激凌蛋糕。随后执法人员前往调查发现,这个无牌照的地下作坊,竟然就是哈根达斯深圳品牌经营店的正宗加工厂,并且一个作坊供应着深圳哈根达斯全部5家品牌经营店的货源。
7、PVC保鲜膜被列入禁用黑名单2005年10月,一则关于日韩致癌聚氯乙烯PVC食品保鲜膜转道中国的报道再次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国家质检总局决定,鉴于在检查中发现我国PVC食品保鲜膜中含有DEHA增塑剂的情况,禁止企业在生产PVC保鲜膜时使用DEHA。
8、鲮鱼罐头在港被检出孔雀石绿自2005年7月国内发现鱼类残存孔雀石绿以后,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加强输港鱼类及产品的检验,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随后抽查包括罐头鲮鱼、鲮鱼肉及鳗鱼制品,发现均含有孔雀石绿。同年11月9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