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负责;接收少量不合格品未能造成重大损失;在检验过程中容易抽取随机的样本。鉴于这些原因,可采用GBT282812003的抽样标准。
确定抽样方案之前,统计一段周期的历史质量信息,计算其不合格品率P022,综合考虑检验的人力物资资源,确定检验水平为Ⅰ水平;统计检验过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批量为5011200,查出样本量字码表为G(32),查关于样本量字码G的一次抽样方案抽样特征曲线。当不合格品率为P022,对应的AQL分别为40、65、10和15,通过考察接收概率比值RP010P095,发现AQL10时接收概率比值R较小,说明在此AQL条件下,有较强区分合格和不合格品的能力。因此建议在抽样检验中将一般检验水平的AQL定为接收质量限,将此AQL值缩小后作为重要检验项目或质量改进和优化后的接收质量限。
3OC曲线对抽样方案的评价
抽样检验是通过样本的质量情况判定批量产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易出现两种错误判定。其一,将合格批产品,通过样本中的不合格数错判为不合格批次;其二,将不合格批产品判为合格品。对抽样方案进行OC曲线分析是降低这两种误判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产品抽样检验过程中,当P≤P0时,接收概率Pa(p)1,当PP0时,Pa(p)0,这种抽样方案为理想抽样方案。其中P为产品质量水平,P0为可接收质量水平。
理想方案实际是不存在的4,对此,只有进行抽样方案的不断优化,使其实际方案的OC曲线尽可能的接近于理想的OC曲线,才能使抽样方案具备较好的辨别力,即高概率的接收质量好的批次,同时高概率的拒收质量差的批次。
对于两种不同的抽样方案,抽样方案的评价依据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其一是OC曲线拐点位置的对比。对于两个抽样方案对应的OC曲线,当接收数不变,样本量增加时,曲线变陡,方案也会变严格;曲线越靠近纵坐标,则抽样方案也越严格。另外是辨别率OR的比较。一个抽检方案的OC曲线和理想方案的OC曲线接近程度就是评价方案检查效果的准则。为了衡量这种接近程度,通常是首先规定两个参数p0和p1(p0p1),p0是接收上限,即希望对p≤p0的产品批以尽可能高的概率(一般认为大于95)接收;p1是拒收下限,即希望对p≥p1的产品批以尽可能低的概率(一般认为小于10)接收。常用辨别率OR定量地衡量某个抽样方案的辨别力,即抽样方案区分好批与坏批的综合能力。OR值为p010与p095的比值。OR值越小,方案的鉴别力越高,说明不合格品率一旦增高,接收概率将迅速降低。(其中p010是接收概率为010时对应的质量水平;p095是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