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理、教育”,就像我们喊“一、二、一”口号那样,是一种前进的步伐规律。当中管理只是配合,而教育才是主体,教育是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如何做到真正的教育呢?
我认为班级的自主化管理应当是人人的自主化管理,民主似的自主化管理,而不是某部分优等生的自主化管理。现在都提倡以人为本,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如此。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个孩子留有展示的机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赏识教育提出,任何孩子都是好孩子,任何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可是这些闪光点在应试教育下已经被遮挡的所剩无几了。出错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参与考试的人,这些人不只是学生还有我们的教师。在中国很多不懂教育的人时常单纯的从分数去评价、判断学生和教师是否优秀。在这样武断的评价下,教师很难拥有平常心去对待孩子,
f学生更加无法拥有平常心去对待考试。所以我告知自己和学生,中国自古就有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中国考试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假如学习成绩不好,不会考试并不能代表你这个人差,只能证明自己这一项技能没有掌握好。当没有了考试压力,我的“眼睛”也明亮了许多,总能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就像我班的张丽,数学成绩一塌糊涂,可是办起事来绝不
含糊,一手钢笔字写的是一级棒,早已超过我这个数学老师了。班上的大事小事都离不开她,慢慢的越来越自信。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缠着我找数学的学习方法,一点一点把不爱动脑,爱抄作业的坏毛病改掉了。黄兴楠,这个在老师家长面前超级“窝囊”的学生。上美术课特长课连作业都不能按时上交的孩子。我看到了他观察事物的认真,学习美术的天分。偶然的机会我偷偷的把贴在班上墙后的画纸戳破,硬是从他那里抢了一幅还没完全画好的作品贴了上去。然后在班上大肆表扬那画画得多么多么有水准,只是少了点什么好像没画完。同学们也配合着一起高呼好看。这时黄兴楠的脸红了,但是我发现他偷偷的笑了。之后美术作业慢慢的不欠了,放学时还能主动与我打招呼。最让人感动的是,在课堂上有学生插嘴,他能举手经过老师的同意表达出对插嘴同学的不满,他是这样说的“你不应该随意插嘴,应该等别人都说完了,再发表意见。”这个刚刚上四年级的孩子,他已经懂得了聆听。只有用心去做,才能把事情办好,只有用心去教,才能把孩子教好。
f通过以上五点的浅述,我想提醒大家,班级自主化的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就离不开人,而人不是少数人,是众人。只要是班级里的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