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的优势。2010年,山东、江苏、广东和辽宁的石油化工产业在全国仍处于领先位置,产值分别为15万亿元、113万亿元、692426亿元和650502亿元,四省合计占全国行业比重的455。增速超过30的省市地区共有21个,占全国比例达68。另产值较大且增幅超过45的省市地区共有四个,分别是广西、天津、福建和江西,增幅依次是734、58、481和459。
二、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更加突出
f“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大多数产品产能大幅增长,产品供给由“整体短缺”转变为“结构性过剩”。传统大宗石化产品的总产能明显超过国内市场需求,装置开工负荷较低,资源浪费严重。2010年,我国甲醇平均开工率不足45,尿素平均开工率不足75,烧碱平均开工率约为72,聚氯乙烯平均开工率仅为54。高端石油和化工产品严重短缺,进口依赖程度很高,部分高科技产品尚处于空白。2010年,我国进口合成树脂3069万吨,进口合成纤维单体1439万吨,均创历史新高;化工产品贸易逆差达43382亿美元,其中合成树脂占899。(二)科技总体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更加尖锐科研投入不足,全行业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而发达国家则达到3~5。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缺乏创新平台和长效机制,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行业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欠缺,工艺技术与装备技术开发严重脱节,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特别在技术集成、工程成套设备方面,仍以跟踪模仿为主。科研成果的工程转化率不到30,成套工业化技术不多。(三)产业集中度偏低的问题更加凸显尽管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企业仍然过多过散,平均规模很小。特别是在化工行业,问题更为突出。2010年,我国化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789家,平均产值207亿元、产量234万吨;合成氨生产企业423家,平均产量1173万吨;农药行业规模企业985家,平均产值167亿元、原药产量仅为024万吨;无机化工原料制造业规模企业多达2480家,平均产值只有139亿元。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规模太小,是影响行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和重点。(四)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石油和化学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均居工业部门前列。2009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84亿吨标准煤,占工业能源总消费量的174,位居所有工业部门的第二位。2009年全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