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互交叉的,并没有完全的叙述清楚,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内容具体性和实践性的研究。
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依据
唐纳森与邓菲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提出综合社会契约理论,综合的社会契约理论是把微观和宏观社会契约结合起来,保持两者的一致性。企业社会责任从整个社会出发说明社会对企业行为的期望与要求,并考虑整个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契约理论从契约的角度阐明了社会行为要符合社会道德要求。
f斯坦福研究所在1963年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弗里曼在1984年《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中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回答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对谁承担责任的问题。他认为,“利益相关者就是任何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的群体和个人或企业目标所影响的任何群体或个人”。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企业公民的概念进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全球性普及企业公民运动促进了这个概念的广泛应用。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企业公民包括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对人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
目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比较多,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化做出了贡献,他明确提出了企业应该向哪些群体承担责任,社会契约理论概括了企业在社会中需要与哪些群体或者个人发生关系,但是没有明确提出这些具体的群体是什么,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社会契约理论的补充,企业公民理论说明企业既有权利又有义务,企业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只有在履行义务的同时相应的权利才可以实现。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理论的演进使我们更能体会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三、各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美国是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立法较早的国家。美国已经形成了企业法律体系、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法律体系、社会法律体系等,这些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有具体规定。1989年宾夕法尼亚州议会修改公司法,包括四条新的条款:任何股东,不论拥有多少股票,最多只能享有20的投票权;被收购公司有权在恶意收购计划宣告后的18个月内占有股东出售股票给恶意收购者所获的利润;成功了的恶意收购,必须保证26周的工人转业费用;赋予被收购公司经理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权利,而不是只对股东一方负责。
197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公司改革白皮书》中要求企业经营者把社会责任作为公司决策过程中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2004年7月,英国贸易部设立了英国企业社会责任学院,专门培养具有企业社会责任技能的经理人,并将它的培训融入商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