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基础》教学大纲
学学分:3学分时:54学时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造价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工程图样是工程信息的载体,是进行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设备安装等活动的主要依据,《建筑制图基础》是为建筑工程系的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四个专业的学生掌握工程图样的图示原理、图示方法和读图方法而开设的一门系技术平台课。
2课程作用
《建筑制图基础》属于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制图能力和读图能力,为学习后续《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结构》《主体工程施工》等课程和进行施工图识读实训、施工、、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打下知识基础、做好能力准备。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应预修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课程。
3课程任务
主要学习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其运用,以培养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的能力;其次贯彻制图标准,以及培养手工制图、徒手绘图的技能。同时,本课程还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和审美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能力为本位重构教学内容,将课程分为三个模块九个工作任务,突出绘图和识图能力培养,打破传统的以图学教育为中心的学科体系。用工作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教学知识点融入其中,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带任务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对工作任务的选择尽可能与专业、行业接轨,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创造在工作中学习的情境,以提高学习兴趣。利用身边建筑物启发学生思考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扩展为开放的实践教学,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1
f2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分为三个模块:手工制图模块、画法几何模块、投影制图与识图模块。三个模块分别与下述的三个能力目标对应。每个模块都有若干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对应若干大作业、练习题,以保证实现能力目标。通过这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理论知识为支撑的“理论实践”方式,驱动学生达到对应的能力目标,构成了本课程合理、适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23456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及有关标准与规定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熟练掌握基本体和组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