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爱孩子,特别照顾孩子,可孩子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而有的人看似对孩子不管不顾,孩子却表现得很不错。这是为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为人父母的第一步明晰自己与孩子的关系。
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有人说是朋友,有人说是共同成长,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超越了朋友、亲情的。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对个案的解析,我发现父母与孩子之间就是一个系统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父母的思想言行会影响孩子,另一方面孩子的表现也往往暴露出父母的问题,父母可以通过孩子获得人性的发展与生命的成长。
通过多年努力,我总结出父母与孩子之间主要存在着两种关系:教育和爱。第一,教育。父母与孩子之间首先是教育关系。家庭教育往往决定着人的一生,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长大的孩子,通常适应能力比较强,长大后也比较自信,能够很好地处理问题,性格坚毅果敢,具有领袖品质;而处在不良家庭教育中的孩子通常会坐立不安,长大后也比较容易脾气暴躁,不容易接触,做事情容易走极端。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度过一生。然而,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却让家长们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似乎只有孩子考入顶尖学府、拥有他人难以企及的财富与地位才算是教育的成功。殊不知,如果一个人缺乏内心的信念与宁静,即使他获得再多的成功也无法拥有快乐的心灵。所以,教育一定要摒弃功利主义,让孩子学会平和地与自己的内在对话,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而不是去盲目追求所谓的成功。第二,爱。父母是爱孩子的,孩子也是爱父母的。有时候父母的爱甚至比不上孩子的爱。因为我们的爱常常是有附加条件的,但孩子给予我们的爱却是无条件的。想想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常用自己的个性来约束孩子,总希望孩子满足自己的条件?我们是真的爱孩子吗?不是。我们只是在满足我们自己内心的需求,希望孩子成为我们所希望的样子。有人会反驳说,“不对,我非常爱我的孩子,我对孩子好得无止境,我几乎把我的全部都给了孩子”,其实这也不是爱,这是牺牲。我们常常将我们的行为赋以“爱”的名义,其实却是在害我们的孩子。爱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通过日常的生活赋予孩子感受爱和享受生活的能力。
学习帮手
f专业整理
八、人格教育第一,知识教育第二
从古至今,无数的圣贤都在探究和思索:人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知道,人的生命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于物质的追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