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财产”,孩子的一切都要听从自己的安排。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是与父母享有平等权利的独立个体,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
比如,当有人来家里做客时,作为父母,除了给客人介绍家里的大人外,还应该正式地介绍一下孩子,因为孩子同样也是家里的成员。然而,很多父母往往会忽略孩子,即使介绍,也只是说“这是我女儿(儿子)”,似乎孩子没有名字,更有甚者,会当着客人的面对孩子说“一边去”或“到你屋里去”。这样的父母根本没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这样一来,只要家里来客人,孩子就会“自觉”地躲在屋里。这在无形中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妨碍着孩子的个性发展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其实,待人接物是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重及交往能力非常好的机会。当家长给孩子独立人格应有的尊重、主动向客人介绍孩子时,孩子会觉得自己与父母具有同等的地位,也就会约束自己,大大方方地待客。
可以说,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这份财富归我们管理却并不属于我们。作为管家,我们的责任就是用我们的善良和智慧管理好他,让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我们把这笔财富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我们就是在玷污这份神圣的职责。比如,有的人希望在孩子身上体现自己的价值,有的人把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全都压在了孩子身上,有的人抱着“养儿防老”的目的为孩子安排这样那样的事……这是不对的。
瑞士心理学家米勒曾经说过:“一旦孩子被当作父母的私人财产,被父母利用以达到某种目的,一旦父母对他施以控制,他最基础的成长已经被粗暴地打断了。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尊重孩子,将他视为他自己生活的中心,这是孩子人格的最迫切的需要。”
如果我们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就会把孩子紧紧地控制在自己身边,让孩子难以独立。这是一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从表面上看来,我们很爱孩子,甚至愿意为了孩子牺牲所有,但我们的牺牲往往都是物质的。在精神上,我们非常贪婪地占有着孩子,这样的爱是畸形的。如果我们不能够给予孩子精神上的自由,总有一天,孩子会在这种爱中窒息或爆发。
一些母亲甚至在孩子成家之后都不愿意放弃对孩子的占有,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母亲把儿子弄得婚姻破裂、妻离子散的情况,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很多婆媳关系不好的原因。
学习帮手
f专业整理
十一、让孩子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尊重一个人就是尊重他的权利和义务,让他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拥有自己创造自己的权利。自己创造自己,也就意味着: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