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让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纵连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作者详细阐述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纵向连接施工技术,总结了底座板纵连施工注意事项,为今后类似施工提供参考。关键词:CRTSⅡ无砟轨道底座板纵连施工
桥梁上设置底座板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一项重要特征,而底座板纵连施工技术是底座板施工的关键环节,也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度很高的工作,因此,关注底座板纵连施工技术,对确保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非常重要。1概况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中,底座板的纵连是围绕并确保板内20℃时零应力状态而进行的连接筋张拉施工。常见的底座板纵连施工单元为新建临时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区,具体如下图所示。
底座板常见施工单元示意图2施工工艺21混凝土强度。通过对同条件混凝土养护试件的试验,确认底座板纵连施工单元内浇筑段的混凝土强度均满足达到20Mpa的要求,这是进行底座板纵连施工的前提条件。22后浇带标识。在桥梁左、右侧防护墙内侧,用统一的方式标识常规区钢板连接器后浇带BL1、临时端刺区K0、K1、J1J4、剪力齿槽后浇BL2位置,标识要简洁明了,使作业工人能根据标识就清楚张拉顺序,知道后浇带是否需要浇筑,防止张拉、浇筑时出现错误。23测量各浇筑段温度及长度(1)温度测量。温度由每个浇筑段中预埋的测温电偶测出,仪器精度要求在05℃内,测量时间尽可能与底座板张拉时间靠近,以保证连接温度与测量温度相近。测温宜在中午时分进行(13:00~15:00),此时外界温度比较高,底座板内温差较小。相邻板温不一致时,按两板长度及温度加权平均计算。测量结果应准确记录并保存,此项测量直接关系到后续底座板张拉距离的确定,非常重要。
f(2)标志点间距测量。在需要张拉的钢板连接器后浇带设置4个标志点,并注意保护其不受破坏。测点间距作控制张拉量用(精度要求1mm),埋设时间距应控制在600mm~900mm之间,以方便用1m钢尺直接测量。标志点初始间距的测量相当重要,在底座板混凝土测温的同时需要将标志点的初始间距测出。张拉前再次进行测量,与初始值进行比较,对比变化范围。张拉时每张拉一次都要进行一次测量,直至达到目标值,误差控制在1mm。(3)浇筑段长度测量。常规区浇筑段长只作检验用(精度要求50mm),可使用50m钢卷尺直接测量。常规区长度测量为两个相邻的浇筑段的已经浇筑的剪力齿槽(浇筑前应对其中心边上做好标记)的间距。临时端刺区浇筑段长作计算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