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精神以及团队精神”。那么,破解绩效考核难题的对策自然是重整和保持平衡计分卡“八卦阵”中的合力,表现出太极思维的神韵。除了各个环节有科学的配比之外,既要防止各个环节相互脱节,又要有主有次,系统质随时随处都不会减损。相信读者会生发出更妙的联想来。r
r
消除思维差异误区r
r
管理者常常抱怨自己提出的战略在执行中变了味,引进的管理工具水土不服,在企业文化中形成了管理短板。比如郎咸平先生就曾经把索尼失败说成是企业文化的失败,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思维的差异造成的误区。但是当我们从《周易》占筮系统洞悉以方位为本的思维内涵时,可以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管理鸿沟。r
r
任何一种管理工具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表诉出来的内容,可以被堆砌地井井有条;另一个是隐含在内容后面的参照系,是被表诉出来的内容的逻辑基础,在《周易》中表现为以方位为本。r
r
我们都知道八卦有明确的空间方位,它们源于古人对空间方位的认识,只不过用“河图”、“洛书”的形式神秘化了起来。用《周易》算卦是荒谬的,但是古人对筮符系统的编排却是认真的,始终按照“河图”、“洛书”所示的空间方位演绎。当古人卦爻符号的变化和筮数运演试图囊括、穷尽人间事物时,实际上就是在把八卦的空间方位当作思维坐标。滥觞于此的中国文化无论怎样演变,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说《周易》中的思维坐标是跨越时空的,那么它和西方的科学思维也可以产生共鸣,其中蕴涵的数理逻辑与计算机二进位制的机理同样不容否认。这就告诉我们,不同的民族之间无论文化差异有多大,使用什么样的语言符号,思维坐标的互认完全可以心有灵犀,正如不同形式的经纬度可以通过换算实现无缝衔接一样。r
r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在管理中还会感到不同群体间有文化的差异呢?除了沟通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一是“得鱼忘筌”。对于一个管理工具就像用《周易》去算命一样,没有考虑这个“算命”系统是怎样编排的。大家的“命”自然有不同,却忽视了背景的认知和认同。结果只能在“鱼”的层次上不断更新,失去了对“筌”的认知能力。二是生搬硬套。虽然知道“鱼”是“筌”捕捞的,得了“筌”之后只知道用来捕“鱼”,忘记了“筌”其实像筐一样什么都可以装。八卦背后的思维坐标其实就是一个筐,完全可以灵活配比,把任何层次的事物都可以当作这样的一个系统来看。三是志趣不同。虽然明白了管理工具背后参照系的意义,但是因为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