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思想、吃苦耐旁的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养成劳动习惯。
二、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
校级教育工作是结合学校实行,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学校校长和有关负责人是校级教育工维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认真贯彻《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全校性的教育活动,建立升旗仪式、重要集会、校长讲话等制度以及开辟教育陈列室等,并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
班级教育工作是向全班学生进行经常性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管理,班主任是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全面了解学生,组织培养班集体,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加强班级管理,深入细致在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协调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学校和班级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和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要依靠校内外的力量,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学生装的课余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要通过参观、访问、劳动调查等活动,扩大学生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社会;还应重视社会和社会信息对学生的影响,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影视、文娱节目等,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品教育,抵制各种不良影响。
三、少先队教育
少先队教育要按照队章的要求,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要运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少先队辅导员是先队工作的指导者,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配合学
f校教育的同时,加强少先队的组织教育。四、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
实施德育,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学校应起主导作用。
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长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爱好特长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向家长宣传和普及教育子女的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校外工作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扩展,学校和教师要主动和少年宫家、儿童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业余体校等校外教育单位建立关系,充分利用这些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组织学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