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四节慢支、阻塞性肺气肿及护理学习目标1、熟悉慢支、阻塞性肺气肿、COPD定义2、了解病因及发病机理3、熟悉临床表现、诊、治要点4、掌握主要护理诊断及措施5、对模拟病人能示范胸部物理疗法,呼吸肌功能锻炼教学时数2学时一、慢支慢支(chro
icbro
chitis)——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严重时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尤以老年人为多见。1992年国内普查患病率为32%,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可达15%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较复杂,迄今未明,与多因素相互作用有关。(一)外因:1、吸烟,密切相关。(P22-23)2、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3、理化因素:诱因之一4、气候:寒冷常为本病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5、过敏因素:与喘息型有关(二)内因:1、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体质因素),全身或局部防御、免疫功能减弱,为慢支提供发病的内在条件。老年人因组织退行性变,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SIgA分泌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机能衰退等,发病率增高。2、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呼吸道副交感神经反应性增高,气道反应比正常人高。临床表现(一)症状: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最主要)、痰、喘、炎(二)体征: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干、湿音,喘息型有哮鸣音(三)分型:单纯型、喘息型(四)分期: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P24略)COPD——人的呼吸道受到长期的外界刺激可引起气道不同部位的病理改变,在支气管发生病变,若无气道阻塞等并发症时,称慢支;如在小气道发生病变,称小气道疾患;如合并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则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
icobstructivepulmo
arydisease)(慢支、肺气肿等疾病具有共同的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病理改变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统称之)[实验室及其他检查](P24,略)诊断要点略(P24)治疗要点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应以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为主,缓解期宜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复发、减少并发症。1、控制感染:常用青、红、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头孢类,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用法2、痰、镇咳:对急性发作和慢性迁延病人,在抗感染同时合用,应避免应用强镇咳剂,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及炎症3、解痉、平喘:用于喘息病人,常选氨茶碱,沙丁胺醇(舒喘灵)等吸入,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